王學副研究員率隊赴尼泊爾開展野外考察與學術交流
2025年1月4日-1月10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24年度“可持續發展國際合作科學計劃”能力培育項目“氣候變化對喜馬拉雅地區茶葉生產的影響及其適應策略”負責人、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王學副研究員率隊赴尼泊爾開展野外考察與學術交流活動。此次考察團隊由王學帶領,寧佳助理研究員、博士生陽大智和汪涵、碩士生任峻緯和孫翼以及國際山地綜合發展中心(ICIMOD)、尼泊爾農業研究委員會國家經濟作物研究中心、荷蘭格羅寧根大學等外方合作單位的相關專家共同參與了野外考察與項目交流訪談。
1月5日-8日,考察團隊前往尼泊爾丹庫塔(Dhankuta)、伊拉姆(Ilam)、賈帕(Jhapa)三個城市進行了典型茶園實地考察,通過與茶園管理人員溝通、查閱生產記錄以及實地估算等方式,調查了不同區域、不同茶樹品種的茶葉產量、品質特征及其受氣候變化的影響差異。實地調研期間,團隊還進行了茶戶訪談與問卷調查,對尼泊爾茶農的家庭特征、茶園土地利用與投入產出情況以及氣候變化對高山地區茶葉生產的影響進行了全面了解,為開展項目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礎。
1月9日,考察團隊在國際山地綜合發展中心(ICIMOD)召開項目啟動會,會議由ICIMOD轉變生計和經濟模式組負責人Abid Hussain主持。項目負責人王學詳細介紹了項目的研究背景、研究內容、合作方案與預期成果,參會專家反響熱烈,雙方就研究意義、合作方案與后續合作前景進行了深入討論。會后,考察團隊先后前往尼泊爾農業研究委員會國家經濟作物研究中心、尼泊爾國家開放大學,就今后如何開展科學合作進行了深入探討與交流。
本次野外考察與學術交流活動為開展“氣候變化對喜馬拉雅地區茶葉生產的影響及其適應策略”國際合作項目提供了寶貴的一手資料,并進一步拓展了中尼科研機構在氣候變化與農地利用領域的交流合作??疾斐晒麑迩鍤夂蜃兓瘜ο柴R拉雅地區茶葉生產的影響、促進喜馬拉雅地區農業生產和茶農生計穩定向好發展以及助力實現中國和“全球南方 (Global South)”消除貧困、體面工作和經濟增長、氣候行動等可持續發展目標 (SDGs)具有重要意義。
考察團隊在丹庫塔(Dhankuta)進行典型茶園實地考察
考察團隊在伊拉姆(Ilam)開展茶農問卷調查
考察團隊在國際山地綜合發展中心(ICIMOD)召開項目啟動會
考察團隊集體合影-1
考察團隊集體合影-2
?
附件下載: